海幢寺+ 查看更多
海幢寺
+ 查看更多
關於海幢寺下载按钮
關於海幢寺
下载按钮
海幢寺,前身原为南汉千秋寺,明末光半、池月二僧募郭氏园地建准提佛堂,称之海幢寺,典出《华严经》,盖取效法于海幢比丘之义。
清初,曹洞宗道独、天然诸师驻锡广州。康熙五年,平南王尚可喜,布施琉璃绿瓦建寺起,一百多年间,经数代高僧的岁增月补,惨淡经营,相续建成佛殿、禅堂、楼阁、宝塔等。因为地处珠江南岸,寺院格局坐南朝北,以珠江水路作为出入寺院的交通通道。寺院建筑布局,总体遵循明代“东内西外”的佛寺建制,但细节处,以文人山水入日常庭院,月榭风廊,画轩幽亭,亦园亦寺,为粤东诸君子吟赏之地。时人陈官赞之曰:“诸殿及台阶,博丽整齐,虽金陵之承恩、报恩,西湖灵隐、静慈,未之或过。”